用户 | 搜小说
秀独小说网网址:xiuduxs.com

护国公_架空、战争、架空历史_李自成、崇祯、杨庆_在线阅读_全文无广告免费阅读

时间:2017-04-19 05:07 /铁血小说 / 编辑:敏之
甜宠新书《护国公》是木允锋倾心创作的一本历史军事、战争、三国类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崇祯,李自成,杨庆,书中主要讲述了:当然,对于北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们来说,三两半一石也得吃瘟! 不吃这个吃什么? 反正那银子不能当饭吃。 就...

护国公

小说时代: 古代

阅读指数:10分

《护国公》在线阅读

《护国公》精彩预览

当然,对于北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们来说,三两半一石也得吃

不吃这个吃什么?

反正那银子不能当饭吃。

就那么点地盘,既要养活那已经膨到逾二十万的八旗精兵,还有他们附带的逾百万铁杆庄稼,还有一个庞大的官场,再加上无数需要朝廷掏钱而且还免税的士子

这北直隶老百姓哪有那么多余粮

本来这北直隶就养不起自己。

必须得明一点,到明朝时候河北的粮食就已经无法自给了,哪怕没有北京城里的那些达官显贵们也一样如此,这片土地在耕种了几千年之早已经肥耗尽,再加上旱和不时飞过的蝗虫,导致亩产少得可怜。

北直隶一带上田两年三熟制每亩平均也就是一点几石,这是一年加起来的产量,但上田数量很少,实际上所有加起来一亩地最终平均也就七八斗而已,要知下田甚至两三斗,这样就算以八斗计,那么也就是亩年均产一百五十斤。而北直隶的土地总数在万历六年官民田加起来是五十八万顷,而张居正又多清丈出了三点三万顷,最终加起来也就是六千一百万亩,这样算哪怕最正常状下一年产四十五亿公斤。

算的。

因为肯定还有种棉花的。

而人呢?

万历统计人四百二十六万。

当然,这个数字纯属淡,按照明朝官方统计,两百多年人就没有任何增,开国六千万,亡国也是六千万,连谈迁,王世贞这些自己国家文人都看不下去。甚至到了清朝还有官员上奏止编造户,因为明朝户部的官员把自己户编造到崇祯二十四年了。

明初是准确的。

因为朱八八对这事格外重视,敢造假揪出来流放到,但世就完全在那里照抄或者编造了。

所以明朝期官方人统计直接无视就行。

但这样明朝的人很难估算了。

有估计峰值超过三亿的,而保守一点的估计是超过一点五亿。

那就以两亿来计算。

北直隶虽然不如南直隶,但占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应该是理的,那么也就是两千万,这也可以与土地数量相对应,人均三亩,一户据人也就十几二三十亩地。这和清末差不多,清末据栖霞牟家一个佃户的回忆,一个十之家租三十亩地算佃户的中上等。而要按明朝官方统计的那四百万人,那家家都是小地主还造个的反,共chan主义早实现了,江西土改时候富农的标准才十二亩人均三亩。那么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就是人均一年两百公斤多点,和现代非洲黑叔叔差不多,同样也和六零年差不多,用六零年的粮食产量除以人也是两百头。这也和牟家佃户回忆对应,他们家作为中上等佃户已经能够通过积累盖新,而他们三十亩地包括十亩上田每年六千斤产量,这还不算留种子,而且这还是正常年景,灾年那就什么都别了。

这是最真实的古代人。

绝大多数永远都在饥饿线上挣扎。

所以多尔衮真得接了个烂摊子。

杨庆是逍遥活。

但杨庆逍遥活的基础是江浙一年两熟甚至部分三熟,每亩上田可达五六石年产量的基础上的,他的平均亩产是北方的最少三倍,田甚至一年可收七八石。

这才是他在南方逍遥活的基础。

而尽管北直隶人锐减,使得人均耕地数量大幅增加,但别忘了多尔衮还带来一堆不事生产吃饭的。

那些铁杆庄稼们,那些蒙古盟友们,庞大的官员队伍,那些仆,这些全都得靠刮北直隶剩下最多一千万老百姓来养活。者受不了就要造他的反,然造反者又继续拉低粮食的产量,还有逃亡的,这些逃户同样抛弃土地造成粮食继续减产。这种恶循环就是以崇祯所经历的,而现在换成多尔衮来受这煎熬,但崇祯好歹还有条运河,好歹还有南方漕运来养活北京城的达官显贵。

多尔衮可没人以每年定额四百万石给他向北方输血。

他真养不活自己的人。

至于原本历史为什么他没遇到这种粮食不足的问题?

这个很简单,因为接着清军就南下血洗江南了,而在血洗江南的过程中,从尸山血海中掠夺的粮食就够用来稳定北方,但这时候他去哪儿掠夺?向西不敢惹李自成,向南杨庆不揍他就烧高了,哪怕屈地拿钱买都没法买,北洋师始终维持对山列岛这条线的封锁,别说粮食,什么船敢在这条线被明军战舰遇上都是打沉。

只有海州到胶州的这条走私线是他的一线生机。

而且还是在杨庆默许下。

杨庆想掐断很容易,他只是吊着多尔衮一气,让这家伙半不活还有点希望,避免其破罐子破摔,就像当初在朝鲜的时候一样拿人当粮食而已。每年通过胶州给他输个百多万石粮食,反正有银子可赚,话说多尔衮手中还是有些银子的,不要小看一百万石,虽然和理论上数十亿公斤的产量相比不算多,但粮食安全在安全线外和线是质的区别。

有这一百万石就能维持。

没有这一百万石就必须从百姓上加重搜刮,然导致大规模反抗从而使粮食缺扩大到一千万,再导致更大规模反抗继续扩大缺最终形成崩塌效应,路易十六帝国崩溃是怎么开始的?不就仅仅是面包涨价吗?粮食安全就是这样,能维持和全面崩溃之间往往就是最一块支撑的砖头。

另外多尔衮还能从蒙古草原些牲畜补充,甚至八旗精兵自己都能屯田。

多尔衮的确已经这么了。

现在八旗除了蒙古和洲,剩下的汉军,朝鲜,神军,统统都得自己屯田解决部分粮食。

要不他还能怎样?

他是要做圣主明君的人,怎么可能对士绅收税?他要对士绅收税的话和杨庆有什么区别,这样他不让士兵屯田还有别的办法吗?至于八旗蒙古则把宣大等地完全牧场,反正那里也种不出多少粮食。之这种状的确可以维持,虽然北京米价高到二两一石,但也不算太高,明末时候北方米价二两不算离谱。宣大及辽东七八两的时候都有,崇祯十年时候大同米价普遍四两,说到底只要没有大规模战争,仅仅局部的造反,不会把粮价推到令人发指的高度,而这时候三方战都两年了。

农业生产还是有很大程度的恢复。

但现在完了。

杨庆这个混蛋和东林群贤之间跪跪乐乐地游戏,却无意中毁了多尔衮那脆弱的粮食供应。

南边粮食全不舍得卖余粮了。

李自成开价一千五百万石!大明朝廷早就已经不收粮,包括军队的粮食也是直接采购,虽然官府仓库也有但肯定不足以支付。哪怕李自成只要四百万石,最终结果也必然是大量从民间购粮,江南虽然粮食足够但也不是说余粮多到四百万石完全不值一提的地步,那可是近四亿公斤。这个时代大明监国控制区的粮食也只是勉强能够,略微有点剩余而已,否则杨庆也不会拼命推广地瓜甚至着人喝地瓜酒了。

这鬼年景地主家也没余粮

哪怕就是四百万石,也得抽空市场上几乎所有余粮,其是这四百万石还必须一年付。

那不屯粮就是傻子了。

南京粮价一个月由六钱一气涨到了一两,来杨庆强制姓赣预,一边严继续涨价,打击囤积居奇,一边把官库粮食低价投入市场。其是把各地皇庄预备酿酒的大量地瓜和去年收获的玉米投入市场,自带着宫里的监国一起吃玉米面饼子,比如个铁锅炖鱼之类的,以此稳定各地米价。

但他肯定不会管多尔衮活。

当南京粮价达到一两时候,那些走私商卖给北方的粮食就已经达到三两了,而曹三喜之流在北京出售的粮食就已经突破四两直五两了,他经过的每一层关卡都是成本,明军师没好处是不可能放他们通过的。

北都。

“玛的,这婿子没法过了!”

卫北都站站徐诚看着面的清汤寡,一脸郁闷地把筷子拍在桌上。

五两银子一石米

这都和当年那些因为吃不饱饭造反的边军一个待遇了,哪怕他这个名义上的小杂货商还算有点钱,也受不了这种价格!连喝三天稀粥他都已经两眼发了,现在看着路过的耗子都切。

“昨天九门提督又抬出去一百多饿的,听说还有不少的铁杆庄稼呢!”

他的伙计或者手下说

“活该,这些东西当初卖李自成时候卖得淳跪活,现在终于遭报应了,话说跟着李自成好歹还有地瓜可以吃,如今跟着多尔衮连地瓜都没得吃了!”

徐诚恨恨地说。

他可是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从沟的恶臭中爬出去的。

就在这时候突然外面响起声。

“怎么回事?”

他愕然

几乎同时另一个手下拿着个烧边啃边跑

,旗军兵抢大户了!”

他一脸亢奋地高喊着。

(274 / 565)
护国公

护国公

作者:木允锋
类型:铁血小说
完结:
时间:2017-04-19 05:07

大家正在读
相关内容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06-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繁体中文]

联系客服:mail